网站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 个人中心
  •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维权援助> 典型案例> 正文

2022年四川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典型案例(五)

“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维权援助案

2023-06-25 / 来源:/ 阅读量:   小 中 大

一、 案例基本情况

“苍溪红心猕猴桃”产自有“猕猴桃发源地”之称的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得益于苍溪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红心猕猴桃”具备区别于其他产区猕猴桃的特有品质,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与经年积累的良好口碑。“苍溪红心猕猴桃”于2010年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于2013年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批获得中欧互认互保的地理标志产品。苍溪县猕猴桃协会是“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权人,是经苍溪县人民政府授权管理“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的责任主体。

近年来,在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其他产区猕猴桃假冒“苍溪红心猕猴桃”在市场上销售的情况,对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小冲击,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苍溪红心猕猴桃”的市场口碑。对此,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支持苍溪县猕猴桃协会申请四川省地理标志维权保护项目,建立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站,借力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成立工作小组开展维权专项行动。

二、 维权援助过程和结果

在维权专项行动过程中,工作小组通过线上线下排查“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侵权线索,发现安徽省池州市某淘宝网商疑似存在侵权假冒行为。该淘宝网商发布的一则广告图片突出展示“苍溪红心猕猴桃”字样,而点进该广告链接,又显示商品的配送地为“山西运城”。因此,工作小组将其列为疑似侵权对象,展开进一步调查,经公证购买该链接中的“苍溪红心猕猴桃”商品,收货单据上显示发货地址为“浦江县”,而商品的包装盒上又显著标识“原产地果园直供”。以上证据能够初步证实该淘宝网商销售的猕猴桃并非来源于苍溪,于是苍溪县猕猴桃协会委托律师事务所对该商家的侵权行为提起了民事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面对原告提供的证据与指控,被告并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售卖的“苍溪红心猕猴桃”商品来源。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诉侵权网店使用的标识与“苍溪红心猕猴桃”商标相同,且没有证据表明被告经授权销售、宣传,其行为足以导致消费者误认,被告对案涉商标构成侵权,足以认定其侵权事实。据此,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向原告苍溪县猕猴桃协会支付侵权赔偿。

本案系开展“苍溪红心猕猴桃”维权专项行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案例。本案经人民法院判决,制止了侵权行为,并对侵权主体进行了适当惩罚,起到了防范与警示作用。该案例通过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法制网、四川经济日报等媒体报道,对“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保护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对规制市场侵权假冒行为产生了积极效应。

三、 经验做法

开展“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维权援助案件过程中,积累了地理标志维权的实务经验,探索形成了新的维权方式、方法,呈现出一些特色亮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变被动为主动。从接群众举报,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处侵权行为,到主动出击,建立保护工作站,成立维权工作小组,开展市场侵权排查,积极维权,保护地理标志合法权益。使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更加全面,保护力度更强,效果更佳。起到了优化地理标志产业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并且有效促进了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提升,增强了理标志产品品牌溢价能力,有助于提高地理标志产业主体与农民收入,产业综合效益实现整体提升。

二是注重维权方式方法,不盲目维权,不随意侵犯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尤其注重甄别侵权假冒行为与合理使用行为,重视把握地理标志产业集体利益与市场利益的平衡。采取维权措施以制止侵权行为、达到适当惩戒作用为目的,杜绝索要高额赔偿或收取“会费”。开展维权专项行动前,组织专家研讨形成“苍溪红心猕猴桃”侵权界定标准,以专业意见为指导,区分不同情况,灵活采取多样方式开展维权。探索出了一条“区分内外地市场、线上线下平台”适用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维权保护的新路径。

三是重视调查与取证,注重取证过程与证据的合法性、合理性,确保维权的正当性。农产品地理标志维权,因难以查实产地证据,从而判断是否为产地假冒的侵权行为受到阻碍。农产品在销售上存在混装、散卖的情况,因此当一批外形相似的猕猴桃放在一起时,就很难区分其具体产地,这也是“苍溪红心猕猴桃”侵权取证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当前,在地理标志维权诉讼过程中,商品来源的举证责任应由谁承担的问题仍有争议。基于此,工作小组在开展维权过程中,创新取证方法,主动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重视收集产地假冒证据,并保障取证过程的合法性。在有明确证据证明确系侵权假冒行为时,才启动维权措施,而非片面依据非协会成员或非经协会授权就开展维权。本案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维权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农产品地理标志侵权行为取证提供了可堪借鉴的新方法。

四、典型意义

目前,我国地理标志维权方面的实务案例不多,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维权案例更是偏少,而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被侵权假冒的情形却时有发生。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如何维权是各地理标志产业主体与主管部门都面临的难题。尤其近年来,受“潼关肉夹馍”、“逍遥镇胡辣汤”等地理标志维权事件的影响,地理标志维权的正当性受到公众质疑,地理标志是否应当维权,应当如何维权引发了各界热议。

本案对“苍溪红心猕猴桃”地理标志维权的探索,为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维权提供了实务经验。在开展维权过程中形成了“行政保护+司法保护+行业保护”的立体保护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区分内外地市场、线上线下平台”适用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维权保护的新路径,建立了一套“从线索挖掘到专业取证,从专家研判到灵活采取维权方式”的创新保护模式,是对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创新维权方式的成功尝试。苍溪红心猕猴桃维权保护的探索实践与理论研究,为我国地理标志维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借鉴经验,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地理标志维权保护体系,为应对当前面临争议的“地理标志应当如何合理维权”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版权所有: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
网站维护: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菁蓉汇7号楼5层

蜀ICP备19006552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19号